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

Quoi de neuf 026 新的好吃的

周末有个朋友过生日,请了一些朋友一起去一家意大利餐吧聚餐。平时我和家属外食都会选择便宜美味的中餐厅,很少吃别的料理,于是这次从很多不太熟悉的食材里获得了一些灵感。

比如一道羽衣甘蓝的沙拉,像是用了一种质地接近蛋黄酱的酱,均匀地裹在羽衣甘蓝的叶子上,口感仍然是脆脆的,但酱汁却很柔和,可惜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酱,估计要做点功课找找看了。

另外吃了一个烤南瓜,长长的南瓜对半切开,挖掉瓤,放入某种绵软的奶酪,吃起来有点像甜点,但又不会过分地甜,是南瓜自己的清甜,还非常饱肚,感觉会是一道很方便的快手菜。

再来就是甜菜根了,这次吃到了两种不同的口感。一种是短时间腌渍后产生的脆脆的口感,另一种是放在意面里、有点像白萝卜炖汤之后的那种相对软和的口感。甜菜根给我一种奇妙的“土”的味道。之前好像在尼日利亚菜馆吃到过,当时觉得非常惊艳,可惜之后都没有买回来自己尝试做过。以后打算试一试,毕竟它很便宜!

2025年9月21日星期日

Quoi de neuf 025 好吃的

这周吃了好多好吃的!

首先是有天晚上临时起意,去吃了主打生煎的上海菜小店。本来想吃馄饨,后来看到咸豆浆和鸡蛋饼很心动,就吃了这个组合。

然后,周六午饭和朋友一起去了一个日本素菜厨师的快闪店,她的 Hōjicha 南瓜 cheesecake 很好吃!口感丝滑,关键是不甜。😂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组合有黑芝麻的味道。虽然脑袋里闪过一丝“直接做黑芝麻蛋糕岂不是更方便?”的想法,但还是很好吃。另外还在三明治里吃到了久违的牛蒡。牛蒡的口感很特别,一直都很喜欢,但是只有亚洲超市有得卖,处理起来也有点费劲,所以几乎不怎么在家做。吃到别人做的,那自然是好上加好。

周六晚上和家属一起去了“板面大王”。没有失望!我点了打卤面,面看着像手工面,劲道和程度刚刚好,打卤是热乎的,调味也刚刚好。毕竟 “好吃!不咸!”是我们外食的第一条美食金标准。家属点的油泼面也非常好吃,准备还要再去尝尝菜单上的其他面。

最后要说 Costco 买的两样水果。一是南非西柚,水分特别足,酸度也刚刚好,我每天都吃一个,幸福极了。另一个似乎是这个时节才有供货的的魁省野蓝莓。个头很小很小,只有珍珠那么大,小到会从包装盒的缝隙里漏出来,哈哈。吃起来有种特别的香气,甚至有点像苹果?虽然蓝莓大大小小都很好吃,但这个是很新鲜的体验,很有趣。

然后我这周去买菜的时候买了一罐肉松回来,可以自制咸豆浆了,今天早上就吃了一碗,啊,幸福!

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

Quoi de neuf 024 新电影 老电影

今年 TIFF 我看了三部电影,创造了历史。TIFF 每年排片众多,介绍电影的小短文又常常有很多生僻的单词,加上我实在不擅长读网页上的信息,每次我都觉得浏览片单再决定自己要看什么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前看电影都是到了电影节快要闭幕的时候,看看还有什么电影还在卖票,然后大概看一下故事的主题,挑一两部去看。

今年我作为志愿者一共去上了五天班,其中有两天是负责管 rush line,会问来排队的观众想看哪部电影,这样就能间接地了解一下什么电影比较热门。我还问了一个看起来是资深影迷的志愿者同事,问他是如何选片的。他说中东的电影比较少能在这边上映,所以他通常会看看中东导演的作品,另外还推荐了站台单元的选片。感觉这也是个不错的思路。

TIFF 结束后的那个星期二,我又去了日本图书馆看免费的《百元之恋》放映。这个电影我 2016 年的时候已经看过了,但是,好在人的大脑是会遗忘的!这一次重看,我发现我一点都不记得了。真是太好了,因为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像看新电影一样、用崭新的视角重新体验一遍这部经典作品了。

一些印象深刻的地方:

  • 非常特别的开场镜头
  • 用特效将演职人员的名字完美地嵌入主人公常去的百元店空镜中
  • 主人公和妹妹的名字分别是一子和二三子
  • 电影没有展开讲,但一子和爸爸似乎都遇到了一些人生困境。尽管一子遭遇了性骚扰和性暴力,但她的爸爸妈妈很支持她,拳馆的教练和老板也都是正直靠谱的人,这些都让这部直面人生之苦的电影不仅仅只有痛苦
  • 安藤樱的表演实在太精彩了,用身体语言、眼神、表情、说话的样子等各个方面表现了一子的变化,而且电影只拍了两周,真的了不起!
  • 导演的镜头语言非常多样、有效
  • 直面人的复杂性,细腻又富有同理心
看完电影我去了附近的生煎店吃了咸豆浆和肉松蛋饼,这两个食物都是我喜欢的食材的排列组合:油条、香菜、榨菜、肉松、紫菜、辣油。大满足!

最近没怎么管罗勒,于是罗勒就开花了 😂

2025年9月7日星期日

Quoi de neuf 023

夏天结束了!最近的气温降到了十几度到二十几度这个区间,在家待着还挺凉的。明明每年都要经历四季更迭,却每年都像是新的一样,要重新学习这个温度该穿什么衣服...... 

日出的时间也回到了7点左右,太阳大概七点半就下山了,不再觉得白天很长很长,长到时间用不完,所以在傍晚时分总会稍微有点忧伤,很容易在天边出现漂亮的云、好看的晚霞的时候反思:我到底有没有好好地过好今天呢?

松软的云,很迷人

今天我应该算是好好过了的。这几天 TIFF,周末两天我都是 7 点到 2 点的班,而且因为今天地铁 8 点才开,所以我是 5 点半起床骑车去的。这是我第二年做志愿者了,所以可以算得上是熟练工了。不过回到家还是一样的疲惫的感觉。是那种绷着一根弦、高强度地专心做一件什么事情之后的疲惫感。由于是 customer service 的工作,所以保持那种积极的情绪和表情很重要。

很累的时候,有时候会下意识地打开网页开始浏览。昨天我这么做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当我在刷网页的时候,我的大脑根本就没有得到休息,而且身体给了我信号,眼睛周围的肌肉感觉紧绷绷的,脑袋有点发热,很像我的电脑夏天的样子。于是我赶紧关掉网页,开始洗碗。没错,这时候洗碗对我来说反而是一种休息。

我还意识到,我的很多习惯都是不必要的,比如我每天都会看一看豆瓣、读一读本地报纸的 newsletter,这些占用了我不少时间,但却并不会让我得到真正的休息。去年在 Nova Scotia 旅行的时候,我也发现一个礼拜不看豆瓣根本不会错过什么重要的东西。活到三十多岁,也还是常常都能重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需求。可能这就是活着这件事本身吧。

哦对了,今天还看到了 Daniel Craig。影片放映完一大群主创都进去做问答环节了。他们退场的时候我很认真地看了,发现自己确实只能认出丹尼尔一个人。尽管工作时不用手机是 TIFF 志愿者的要求,但我也完全没有想拍照的念头。拍了照,发社交媒体,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对演员的“观看”只有他们在电影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时才有意义,其他时候他们出现在我们面前两米的地方,就只是一个公共场合恰好和你分享了一个空间的陌生人而已。

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

Quoi de neuf 022 酷暑、农活、骑车

最近好热!每天花在浇水上的时间至少需要半个小时。

今年种菜有一些心得:

(一)罗勒是最好种的,相对比较耐旱,只要好好浇水、晒好太阳,就不用怎么管。要是能记得勤收获就完美了。罗勒长高了以后我终于理解为什么它又叫九层塔了!因为它的叶子是对生的,真的很像一层一层的高高的塔。

今天打起精神收了一大盆罗勒,大概有两百多克
(二)芝麻菜和葱也不怎么需要管,但是要好好浇水、好好收获,芝麻菜的花苞要及时掐掉。 

(三)生菜是最难的!刚开始我沿着茎的底部收了一些大叶子,就成了光杆子生菜,那时候茎没有那么强壮,很多就弯下来了,后来长出来的叶子拼命往上长,但是也挽救不了底部的茎光秃秃的事实。后来我试着把顶部的叶子剪掉,想看看底部还会不会长出新叶子来,有几盆似乎成功了,大部分的还是不行,后来我就把有几盆光杆子生菜整棵摘下来吃掉了。

很努力的生菜

(四)4 o'clock(中文似乎叫地雷花,因为种子长得很像地雷)因为植株长得很大,所以一定要勤浇水,一天不浇水就会全部倒下来。但是即便倒下来了它们还是努力在开花......香香的,很喜欢。

这周末就要去骑行了,有点兴奋。昨天又去训练骑了,这次打包了全部的装备,骑了65公里。虽然几乎全是平路,但是气温很高,也算是模拟了真实旅行时候的天气条件了。

然后我发现我的行李真的很重!于是又拿出了一些可要可不要的东西(比如地灯、墨镜、棉的T恤),可能还要再调整一下打包的方法(比如把帐篷的杆子单独拿出来系在上管上)。

最近在照顾的小橘,奶声奶气的(已经七岁了)